在不少连锁药店,已经存在,例如运营计划、商品计划、采购计划、补货计划、物流计划等等,这些工作或许也都有人每天在做,但工作的质量以及所能产出的价值就有很大的商榷空间。
下面为连锁药店零售企业计划职能所存在的几个“通病”:
1.高层计划的重视程度不足:之前还保持“小企业”的作风模式,认为计划工作可有可无,计划工作只是搜集和整理数据,只要快速解决问题就行,从事计划工作的员工很多都是刚毕业的文员,结果导致企业的运营命脉都寄托在几个没有经验的人手中。
2.计划职能散落、不集中:没有集成式的计划体系,各个部门都在做计划,这些计划没有串联,导致相互矛盾和制约,出现的状况还是“局部优化”,而没有从全局看待问题,最终的结果是“大脑”没有建立,企业的各个“小脑”却异常发达。
3.计划和执行没有完全分开:做计划的人在执行,而执行的人也同时在做计划,最终计划和执行都没做好。这两个工作的性质有很大的不同,而且对于能力、工具的要求也都不一样,同时还会让计划没有制约任意改动,同时执行随意操作的可能性增大。
4.计划工作缺乏专业的“人、流程和工具”的支持:按照目前的情况,从事计划工作的人以非专业的居多,甚至全职的人员都不多;而计划工作散落在各个部门中,统一和集成的流程和制度也不完善,专业的计划系统则不是传统的ERP、WMS等执行系统能完成。
“参谋部”的建立从本质上来说其实就是计划和执行分工,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情。然而,计划和执行不分开并且混为一谈的话,就会凸显两个问题:
没有人来做计划,所有的行为都是短视行为,都是救火行为;
大量的执行其实没有得到深度的分析,并没有来指导未来完善的计划制定,最终导致计划和执行的数据闭环没有形成,计划不到位,只能由执行来弥补;貌似没做到,其实没想到。最后都在成本和库存上体现出来。公司越大,计划缺失造成的代价就越高。
在不少的连锁药店,补货和库存计划往往由店长兼任;配送计划由库管兼任,采购计划往往又由采购经理担任,这些人兼任计划是有原因的:他们都在一线非常熟悉业务,因而最可能做好计划。然而企业规模大了,他们要解决的事情越来越多,比如各种人事问题、跨职能协调、突发事件,内外客户的投诉抱怨就更不用说了,他们其实是“救火队队长”,大部分精力被这些杂事占掉,留给计划的时间就少之又少,客观上没有足够的时间来搜集和分析数据,思考和协调各个职能的冲突,根据实际业务情况及时调整计划情况。计划属于重要但不紧急的事,所以给这些紧急的事情一推再推,得不到足够的重视。这些采购经理、店长、主管们每天执行层面的压力很大,琐碎的事情又非常多,最难做到的就是静下心来做计划了。
同时,计划还是个技术活,可以说是最具技术含量的一个职能,计划岗位其实是企业中大数据应用的前线,也是最能通过数据来分析判断并最终指导企业决策的一个部门,他们有成套的方法论,需要使用数据分析的工具和系统,要求很好的沟通、协调、判断能力,对于企业的战略和战术有清晰的判断,然而这正是门店运营、采购、生产和物流等执行职能所不擅长之处——作为执行职能,他们擅长的是根据过往的经验想出解决办法,最重要的目的是把眼前迫在眉睫的问题迅速和高效的加以解决。
当企业规模很小、业务简单时,这样做可以。比如说一个门店,只卖几百个药品的时候,店长凭经验就能搞定进货计划;一旦增加到上千个,由一个店变为10个店、100个店,再到“百城千店”时,光靠经验、拍脑袋就能够设定那么多药品的未来需求数量、安全库存水位、排定补货计划吗?这也就是说,业务规模大了,业务的复杂度也会随之增加,各个部门之间对于协同的需求越来越高,对计划能力的要求也更高了,这时就需要系统的计划技能培训、整合式的计划流程、可用的数据分析和应用工具,而不能像过去那样凭经验、拍脑袋。计划做不好,那么大家每天的主要工作只能是去“救火”。(中国药店)
News
相关文章
2021-05-21
2021-04-09
2021-10-19
2020-08-28
2021-05-08
2021-09-18
2021-05-26
2021-01-17
2021-05-07
2021-07-02
Next
下一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