阿奇霉素在临床上应用广泛,多用于呼吸道感染、皮肤和软组织感染等,也是预防风湿热的常用药。与红霉素相比,阿奇霉素的胃肠道反应程度轻、发生率低,而且对于一般感染一日一次,一次 0.25g,连服5日的用药量,患者依从性也高。
但是,作为大环内酯类抗生素,阿奇霉素也可致严重、甚至致命的不良反应。尤其对于以下三种病患,更要谨慎使用。
1.心脏病患者
一项回顾性队列研究发现,在5日的治疗中,与服用阿莫西林和未服用任何抗生素的患者相比,服用阿奇霉素的患者心血管死亡的风险增加:低心血管风险患者使用阿奇霉素,每 100万例中增加 47例心血管死亡;高心血管风险患者,每 100万例中增加 245例心血管死亡。
为此,美国 FDA发布警示:阿奇霉素可能引起心电活动异常改变,导致潜在的致命性心律失常。先天或已知有QT间期延长的患者、低血钾或低血镁者、心率较慢者、接受某些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者或心律失常者较易发生此类风险。
对于存在上述情况的患者,应更换其他抗生素治疗,在选择替代药物时应考虑:喹诺酮类药物与其它大环内酯类药物同样存在QT间期延长的副作用。
2.哺乳期妇女
大环内酯类药物呈弱碱性,不仅可以通过胎盘屏障,而且易于分泌至乳汁中。
例如,红霉素在胎儿血浆中的药物浓度可达母体血浆浓度的5~20%,在母乳中的药物浓度可达血浆浓度的50%。
虽然尚无阿奇霉素在母乳中分泌的资料,但临床研究表明:在母乳喂养期间使用大环内酯类药物(阿奇霉素、克拉霉素、红霉素、罗红霉素或螺旋霉素)会增加婴儿肥厚性幽门狭窄的风险。
婴儿肥厚性幽门狭窄的主要临床症状为:频繁呕吐,一般于喂奶后10~30分钟即呕吐胃内容物,无胆汁,多出现于出生后几周内,可引起脱水、体重下降,电解质紊乱等。
阿奇霉素药品说明书及《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》要求:哺乳期妇女用药期间应暂停哺乳。阿奇霉素半衰期长(35~48小时),因此建议:用药期间(一般感染用药时间为3天)及停药后 7天内暂停哺乳。
3.重症无力者
大环内酯类抗生素(阿奇霉素、克拉霉素、红霉素)、氨基糖甙类(庆大霉素、阿米卡星)、喹诺酮类(莫西沙星、氧氟沙星)及林可酰胺类(林可霉素、克林霉素),均可以导致肌无力症状的加剧,以至诱发危象的发生。
News
相关文章
2021-02-28
2021-03-30
2021-11-15
2020-12-08
2020-11-07
2023-01-05
2020-07-09
2020-09-23
2021-10-23
2021-05-15
Next
下一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