若店长手下都是积极、配合的员工,店长的工作还要好做一些。但往往事与愿违,总是会出现那么几个“特立独行”的人,将店长的话当成耳旁风,顶嘴、置之不理都是常态。面对这样的店员,店长应该怎么和他们交流呢?
我们先来看一个例子。我和你说,别去想柠檬的酸味。结果,你不但想到了,还有酸水溢出来;我说,不要去想不愉快的事,你肯定又想到了一件不高兴的事。为什么我越说不要做什么,你就下意识地越要去做什么呢?
从心理学角度看,这是一种暗示效应,当人们被要求不要做什么的时候,下意识往往要去做。如果店长有一位员工常常迟到,你对他说:“以后别再迟到了。”结果她还是会不管不顾,甚至扣工资都无济于事。当你教训员工说:“别聊天了,该你迎宾了。”员工会笑笑掩饰尴尬,但形成一种惯性心理,再迟几分钟也没啥事,于是就会造成你屡次劝告,员工却屡次迟到的局面。
结合刚才分析的暗示效应,店长就应当注意“不”、“无”、“没”等否定词的应用。店长在与员工沟通时,要说出要做什么,而非千篇一律的不要做什么。
比如刚才说到的,对经常迟到的员工,与其说 “不要迟到”,不如说“早点到”;对拖拖拉拉的员工,与其说“别聊天了,该你迎宾了”,不如说“轮到你去门口迎宾做顾客拦截啦,顾客一直等你呢”;鼓励员工说“别担心业绩”,不如说“放心,会做好的”……
所以,说话是一门艺术,店长对店员的管理不应局限于依靠绩效、工资等硬性手段,依靠交流这一软艺术也是重点之道。
News
相关文章
2021-02-28
2021-02-14
2021-08-13
2021-02-22
2020-12-08
2021-04-17
2021-05-01
2021-04-09
2021-09-19
2021-07-17
Next
下一篇